新书推介丨刘进宝主编《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八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敦煌书坊 Author 敦煌书坊
刘进宝,1961年生,甘肃兰州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等。主要从事敦煌学、丝绸之路暨西北史地、隋唐五代史等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总 序浙江是我国名闻遐迩的丝绸故乡,敦煌则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自唐代开始,浙江又因丝绸经海上运输日本,成为海上丝路的起点之一。1900年,敦煌学兴起后,中国学者首先“预流”者,即是浙江籍的学者罗振玉与王国维,随后几代浙江学人奋随其后,为敦煌学的发展与丝路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浙江大学关于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研究起步较早。1939年初,向达先生受聘为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从事西域历史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1942年8月,方豪先生受聘为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主讲“中西交通史”和“元史”课程,后来出版的史学名著《中西交通史》,就是在浙江大学历年讲义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20世纪80年代,黄时鉴先生在历史系带领团队成员从事中西关系史研究,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培养了一批中外关系史方向的研究生。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浙江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优势,于2015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编出版了《“一带一路”读本》和《“一带一路”一百问》。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丝路文明研究的核心学术团队,于2016年组建成立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丝路文明研究团队的成员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团队的集体成果“敦煌学与丝路文明”还入选浙江大学“十大学术进展”。此外,丝路文明研究团队编辑出版的《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全套计划出版40种,目前已经出版25种,且有多种重印。其中5种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将以11个语种出版),1种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并整体向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输出了繁体字版权,已在台湾出版中文繁体字版13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从2016年开始创办《丝路文明》学刊,每年一辑,已经出版7辑,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同时还以学术研究反哺教学,主持承担“敦煌学与‘一带一路’”通识核心课程群,在全校开设通识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基础上,2020年8月,浙江大学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名单。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后,我们在继续编辑出版《丝路文明》学刊和《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的基础上,还主办了“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前来切磋学术,加强本团队成员对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的把握。《丝路文明》学刊的编辑出版和“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的开办,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大力支持,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与国内外学界的联系与交流。为了感谢海内外学者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编辑了《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本套丛书的作者,既有浙江大学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成员的成果,如冯培红《鱼国之谜——从葱岭东西到黄河两岸》、余欣《西域文献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世界》、罗帅《丝绸之路南道的历史变迁——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史地考索》、刘进宝《西北史地与丝路文明》,更有海内外知名学者的论著,如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的《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的《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的《唐宋于阗史探研》、日本大阪大学荒川正晴教授的《欧亚交通、贸易与唐帝国》。刘迎胜先生、王子今先生、荣新江先生和荒川正晴先生,都是海内外最著名的丝绸之路研究专家,浙江大学的诸位中青年学者,也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好的影响和地位,从而保证了丛书的质量。《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研究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中亚与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多民族、多文明的交汇融合和共同繁荣,为读者进一步了解、认识中亚与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社会生态及其在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的历史面貌和历史地位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丛书既有对国内新成果、新资料的继承和利用,又有对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吸收和借鉴;既注意将中亚与丝绸之路研究置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视角之下,对各种考古发现和文献文本材料进行精细解读、微观探讨,又注意将其置于国际学术视野中,从更长更大的时空维度来探讨“丝路文明”的价值和意义。在本丛书即将出版之际,对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感谢刘迎胜先生、王子今先生、荣新江先生和荒川正晴先生对我们的信任,同意将其大著收入本丛书出版!感谢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和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感谢甘肃教育出版社一如既往的倾力支持。刘进宝2022年12月18日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作者在长期深入研究我国古代与亚洲文明之后,将诸多学术研究成果收集、整理,最终编纂而成的。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徙多河考、唐宋之际龟兹地区的文化转型问题、早期的察合台汗国、古代东西贸易中的中国陶瓷、中国古代图籍中的亚洲海域等十二章,可以帮助读者对亚洲文明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书中还大量引用了翔实的史实资料,在为研究结论提供充分佐证的同时,也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这一领域的宝贵财富。
二、《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
内容简介:本书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文化交往”“汉代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流”“汉代丝绸之路精神文化交融”“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料丛考”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考证了丝绸之路于不同文化系统之间,不同文化实体之间的接触、碰撞与竞争,以及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效能和文化价值。另外,丝绸之路交通对于汉代文明面貌、汉代文明特质、汉代文明风格,以及汉代文明历史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贯穿本书的考察重点。
三、《唐宋于阗史探研》
四、《西北史地与丝路文明》
五、《欧亚交通、贸易与唐帝国》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分析 6—8 世纪欧亚东部的中亚交通与贸易,以中亚内部之间及中亚内外的政治统属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生关系与地域秩序为切入点,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具体而言,是要努力正确把握 6—8 世纪中亚内部的绿洲国家和游牧国家及其与唐帝国之间形成的政治支配—从属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下构筑的共生关系与地域秩序,重新考虑“丝绸之路”贸易活跃时代的中亚乃至欧亚东部,存在着怎样的交通与贸易状况。
六、《鱼国之谜》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古代西域鱼国人东西迁徙的活动遗迹与历史。全书从山西太原王郭村发现的虞弘夫妇合葬墓考古资料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切入分析,扩及中古时期鱼氏族群在中亚、漠北与中原地区的迁徙分布,对以鱼遵、虞弘等为代表的古代鱼国人的东迁及其融入中华民族等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包括鱼国的登场、鱼国之谜的探索历程、虞弘的家族与生平、虞弘墓志中的改刻和佚缺之字、虞弘所戴鱼头冠的新发现、“鱼”之关联:漕国与并州、从葱岭东西到黄河两岸、步落稽白鱼二氏的混融与共生、鱼氏族人与中古政治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七、《西域文献与中古中国知识》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通过对敦煌吐鲁番文献、考古文物以及其他西域出土的大量写本文献、佛教经典的考证、研究,对中古中国或传统中国(主要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知识、信仰世界及其历史作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对传统中国的“知识-信仰”架构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思想土壤作了考查,进而对中国中古时期的礼仪、宗教、制度及其相互关系,对古代中国政权的合法性构建作了深入探究。
八、《丝绸之路南道的历史变迁》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南道的历史变迁。丝绸之路南道,指沿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东西向交通要道。作者从五个方面来探究丝绸之路南道的兴衰、变迁及规律,利用东西方文献和考古材料,对各个地点的历史与地理,包括其地名演变、地望变迁、思想文化、物产经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研究。在对各绿洲史地分别展开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最后对丝绸之路南道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规律进行了整体分析。
文章来源
转自“敦煌书坊”2023年6月28日,特此备注!
往期回顾(点击题目)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西北学属地:金城府学编辑:宋颖文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